李曉紅:敢闖善創,拓新立業
高作平教授點評:
充滿激情,揮灑自如,激蕩校園,撼動心靈!
——在武漢大學2015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 李曉紅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非常高興,也百感交集。因為你們大多數是我來武大工作后迎接的第一批學生,與我在珞珈山共度了四年時光,我們一起游“珞珈山水”、吐過槽、點過贊,一起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一起為學校變化歡呼雀躍。此時此刻,我的心情與四年前第一次見到你們時一樣激動。在此,我代表學校,向你們順利完成學業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養育你們的父母、培養你們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學畢業,意味著人生新征程的開啟。我最近一直在想,今天我應該講些什么作為臨別贈言。我還清楚地記得四年前我在開學典禮上說過,希望同學們在校期間立大志、得大觀,期盼同學們畢業之后創大業、成大事。我認為,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創新已成為一種經濟,“創客”成為一種流行,“互聯網+”成為一種新的思維,國家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如何把握時代、創新創業,成就一番精彩人生,是我應該與你們分享的主題。因此,今天我就談談創新、創造、創業,用武漢大學的“三創”精神,激勵你們去開啟新的征程。我們特意請回了兩位在信息化行業叱咤風云的優秀校友參加畢業典禮。我給大家講其中一位校友的故事,另一位是你們做夢都想見到的“大牛”雷軍,由他自己來講,他比我講得更精彩。我希望這些校友的創業歷程對你們有所啟迪。
1993年畢業于我校地理信息與遙感專業的陶闖,33歲獲得加拿大終身教授職位,34歲發表200多篇論文、獲得20多項國際大獎,摘得加拿大“國家首席研究教授”頭銜。年紀輕輕就取得驕人的學術成就,一般人早已志得意滿,但陶闖并不滿足,決定挑戰自我與創新!他在加拿大創建了一家地理信息公司,開發的全球三維地圖系統比“谷歌地球”早3年,該項技術得到聯合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應用。后來,陶闖公司被微軟以天價收購,成為微軟收購的唯一由華人創辦的海外企業。加入微軟之后,陶闖執掌比爾·蓋茨兩大戰略投資項目之一的“虛擬地球”,他帶領研發的“全自動三維城市影像系統”被MIT評為“2008年全球十大創新技術”,陶闖因此被媒體稱為“微軟地球之父”。
40歲的陶闖在國外可謂功成名就,但他毅然回國從頭再來!2009年,他辭去微軟高管擔任PPTV的CEO,不到5年將公司業績翻了150倍,使PPTV成為全球華人中最具影響力的網絡電視。不滿足于只辦一家企業的陶闖,去年又主動辭去PPTV的CEO,再一次轉型創業,創辦了集實體創新與資本創投為一體的知卓網絡與資本集團公司,致力于打造互聯網時代具有生態價值的企業集群。從終身教授到海外創業,從微軟高管到PPTV總裁,從創業者到投資人,陶闖“闖”出了人生一個又一個新境界!
陶闖給我們的第一個啟迪:創新創業首先要有敢闖的精神
在功成名就的背后,陶闖也有許多艱辛打拼史。當年的陶闖獨自闖蕩加拿大時是一個窮學生,睡地下室,英語也不好,但他能承受在實驗室徹夜攻關的那種清苦;盡管華人在海外創業,因文化差異需要付出比洋人更多的心血,但他就是要嘗嘗將技術市場化的那種痛快;盡管他在業界已大有名氣,但他就是要“任性”地回國選擇一家陌生領域的“草根企業”,享受開辟新戰場的那種豪情。當陶闖第一次創業給員工發不出工資的時候,冒著一貧如洗的風險,破釜沉舟將房產與家當全部抵押。對于陶闖而言,“闖一闖”決非一時的新鮮或沖動,而是敢打敢拼的堅韌,是面對困難的永不言棄,是對已有成就的超越,是挑戰自我的潛能釋放!
同學們,我希望你們多一些“虎氣”,多一些“狼性”,多一些豪情,多一些拼勁,因為我們就是敢闖敢干的“武大人”!
陶闖給我們的第二個啟迪:創新創業要有善創的本領
陶闖經常談到他第一次給比爾·蓋茨作報告的故事,起初他以為“我是教授出身,比爾·蓋茨連大學都沒畢業,忽悠他比較容易”,沒想到講了一半,比爾·蓋茨就打斷他,“把你想的,回去乘以十倍再想一下,因為我們是微軟。”這件事讓陶闖受到很大刺激,他說,“當時恨不得在地上挖個洞鉆進去。你別以為比爾·蓋茨沒讀完大學,他其實一直在勤奮學習,通讀了很多領域的書籍!”陶闖認識到,人的彈性和潛力巨大,關鍵在于能否堅持自我學習,不斷挑戰個人極限。也正是因為在微軟保持“小學生的心態”,不斷向他人學習、向高手學習,為陶闖敏銳把握時代、開辟更為廣闊的天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賡續“武大的基因”——基礎扎實但不刻板迂腐,善于創新但不好高騖遠,思想獨立但不一意孤行,精神自由但不任意妄為;希望你們不斷練就創變的能力,始終以學習的心態和發展的眼光蓄積善變的本領,始終用武大人的底氣和銳氣去開創精彩的未來!
陶闖給我們的第三個啟迪:創新創業要有拓新的勇氣
人們常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但陶闖卻說,“羊毛出在豬身上”。他將流體力學理論用于車載導航系統研究,將地理定位技術用于人體基因分布的跟蹤監測,利用PPTV視頻拓展教育、金融等多項業務……陶闖總是善于跨界,用各種奇思妙想將毫不相干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最終產生出人意料的集成效應。
創新沒有固定規則,創新就是不走尋常路。在美國“硅谷”流行一種足球游戲,兩隊開始踢足球,場上突然出現兩個足球,一會又規定只能像橄欖球一樣用手打,不能用腳踢。你如何應對?誰能最快適應新的游戲規則,跳出慣有思維的框框,誰就是最后的贏家!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要有拓新的勇氣,要多一些奇思異想,拒絕“從1到N的復制”,演繹“從0到1的創造”!敢于跨界、善于拓新,這正是我們武大人應有的稟賦與特質!
陶闖給我們的第四個啟迪:創新創業要有立業的擔當
對于陶闖而言,創新創業不僅是熱情和毅力,更是責任和擔當。一邊是在西雅圖住著華人圈內最大的洋房、拿著百萬美元的工資、擁有顯赫的聲望;另一邊是回國艱苦創業,一切從零開始。他說,“葉落歸根,在外漂泊十幾年,是時候回家了。一個人的事業如果對國家和社會沒有價值,就永遠做不大!”如今的陶闖,正致力于打造涵蓋物聯網、大健康、教育、金融等多個領域,并將改變人們未來生活方式的企業生態群,他創建的“知卓超級天使基金”將為畢業生創新創業提供寬廣的平臺,他更夢想回歸教育戰線辦一所變革教育方式的私立大學!
我相信,正是這種“皇皇武大,舍我其誰”的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激勵著一批批武大人以創新創業扛鼎國運、振導社會、造福民眾,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我希望,從武大走出來的畢業生,絕不能成為社會的旁觀者,不能簡單地為自己而立業,而要堪當民族復興的脊梁,要致力于引領一個時代!
也許學文科的同學說,我做不到。不,你們做得到!前不久,我去拜訪72級外語系校友劉亞洲,他現任國防大學政委、獲授上將軍銜,是一名赫赫有名的軍事戰略家和軍旅作家。我驚奇地發現,不僅是劉亞洲,還有很多外院校友經過打拼不再吃“外文飯”,而是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比如,劉亞洲同班同學李小林,現是中國對外友好協會會長、共和國少有的女部長;同班同學李中子,是從事航空、釀酒、房地產的跨國實業家;畢業于外語學院的萬鄂湘,現為著名法學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我把這一現象叫作“外院人華麗轉身現象”。
不僅是外語學院,很多武大人沒有拘泥于所學專業,而是朝著更寬廣、更陌生的領域拓展。比如,畢業于化學系的校友方成,被譽為當代最有思想深度的漫畫大師;畢業于土木系的校友黃彰任,成為享譽世界的石油大亨;畢業于物理系的校友于剛,創建了互聯網最大的超市“1號店”……對于他們而言,武大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技能的訓練,而是靈魂的喚醒、潛能的挖掘、創造力的激發。這些打上“武大”烙印的校友們,不僅僅成就了自己,也鑄就了武大的榮耀與輝煌!
同學們,人生的舞臺每個人獨一無二,每個人無法被替代。你們無須埋怨工作找得不好,也無須羨慕別人“拼爹”。除了你自己,沒有人真正了解你的極限。我看過全球500強企業總裁的自傳,“土豪”都是拼出來的,路都是闖出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成功與風險同在。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生活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新的人……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我認為,這是對同學們最好的寄語。
武漢大學李曉紅校長